極少有一個城市那樣明顯地把自己與女紅聯系在一起,蘇州自明清起“閨閣家家有繡棚,婦姑人人習針巧”,技藝出色的三萬繡娘集中在太湖之濱。性情柔和、心靈手巧的蘇州民間女子從六七歲開始就要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刺繡被面、枕套、手帕、荷包……一生的時光就在繡花中慢慢流逝直到終老。
蘇繡最早萌芽于春秋時期,那時蘇州已有在衣服上繡花的習俗。三國時,吳王孫權命承相趙達之妹手繡《列國圖》,小小一方錦帛上繡有五岳、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這大概是歷史上第一幅最具規模的蘇繡作品。宋代以后隨著江南經濟的繁榮,刺繡工藝受到繪畫風格的影響,競相媲美。
明代宮廷在蘇州設置染織局下設繡作。在木瀆橫塘唯亭等地有“家家養蠶,戶戶織繡”之說。刺繡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制作所繡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
清代時,蘇州被人稱為“繡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最盛時期,繡莊百余家,繡娘數萬人,并成立了“運華”、“錦文”等繡業工所。繡莊大多集中在閣門皋橋附近的東中市、西中市、湯家巷一帶,左右毗連。
一些富家閨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時光陶冶性情,以國畫為繡稿,精工細繡,稱為“閨閣繡”。吳縣的錢慧、曹墨琴、吳江的楊卯君、沈關關、無錫的丁佩、薛文華等人的刺繡佳作,名重一時。
|